新聞資訊
驚不驚訝?水泥窯:處置危廢占比已達45%
- 分類:建信動態
- 作者:鄭州建信耐材
- 發布時間:2019-03-04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不經意間,危險廢棄物處置行業內的人們發現,水泥窯協同處置已經占了危廢焚燒處置的將近半壁江山。數據顯示,水泥窯協同處置目前占比45%。未來幾年,這一數字還將增加。危廢處置行業分化變革,無害化處置中的焚燒、填埋、水泥窯協同處置等幾種路線不斷交織,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在重構這一產業的格局。
協同處置能力快速釋放 與傳統回轉窯焚燒等處理方式相互補充,預測到2020年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12月,全國共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許可證約64個,處置規模已經達到408萬噸/年。有些產能是處理單一類別的含氰廢渣,還有312萬噸/年的焚燒能力。同時,目前還有近100個項目在推進中。預測到2020年,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再翻一番。 有人士認為,水泥窯協同處置適合處理的危廢種類占所有種類的60%;此外其具有焚燒溫度高、時間長,處置較為徹底;處置能力強,無二次處理需求等特點,是危廢處理過程安全、處理效果徹底的方式之一。同時,水泥窯協同處置與水泥生產共攤成本,邊際成本較低。加上近年來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危廢處理市場需求暴發,水泥窯協同處置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日益成為危廢處理的主流方式。 住建部科技委委員、專家委委員張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危廢處置歷史欠賬較多,市場需求大,水泥窯和傳統的回轉窯焚燒等處理方式相互補充。“目前水泥窯協同處置的企業基本是紅獅、海螺、金隅、金圓、華新、華潤等大型水泥企業,每家企業的水泥窯都有一兩百條,今后能夠改造成協同處置的水泥窯還有不少。” 金隅冀東環保產業中心經理、固廢產業服務平臺工作委員會委員劉科表示,水泥窯在大宗廢物處理的方面有很多優勢,在國外也有幾十年的經驗。“水泥窯協同處置并非橫空出世,突然規模很大。水泥窯協同處置不是偶然地就擴張成今天這么大規模了。我認為是危廢處置需求的驅動,還有自身的工藝技術特點催生了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快速釋放。” 他預測,到今年,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可能會超過專業焚燒爐持證的能力。“這是一個大趨勢,當然是否能燒那么多還有待觀察。” 處置企業要穩扎穩打 行業對專業人才和技術需求大,企業定位應專一而不能過于求全 目前,危廢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在企業擴張時,這種人才稀缺就更為明顯。“有些專業人員在知名企業工作一兩年,就可以到一些規模偏小的私營企業當經理。自己還沒出師呢,專業方面有欠缺,到其他企業也存在很多隱患。”一位大型危廢處置企業的負責人說。一番話道出了危廢行業人才稀缺的現狀。 劉科說:“因為這個行業缺人才,公司不少人到全國各地指導水泥窯協同處置。” 相比而言,大型水泥企業相對規范,專業技術也比較扎實。張益認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嚴格執法后,危廢處理量大量釋放。危廢行業存在小、散等特點,企業處理能力不足,水泥窯協同處置是區域處理能力不足的有效補充。“相對中小處置企業來說,大型水泥企業雖然在改造標準、排放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但是在管理水平、規模、社會責任方面要好很多。” 北控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危險廢棄物處置事業部總經理楊盛林認為,危廢行業不管外部的變局怎樣發展,企業內部一定要定位準確。“研究透了哪類危廢,再做哪類,應專一而不能過于求全。”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水泥窯協同處置還是傳統危廢處理處置企業,穩扎穩打逐漸成為企業的戰略。比如,中信環境技術近日正式完成與南通國啟的股權交接,成為其控股股東,公司危廢處置業務版圖持續擴大。今年年初,專注服務東江環保的危廢工程承包商維港環境在香港上市。去年11月,上海華誼與蘇伊士新創建簽署廣西欽州環境綜合處置及利用中心項目合資協議,主要為廣西欽州港經開區提供危險廢棄物處置服務。 責任編輯:雪兒
文章來源:中國環境報第7版 http://www.cfej.net